综合新闻 news
联系九游会ag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创新引领 点“土”成金 ——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纪实 -九游会ag

日期: 2020-08-26
浏览次数: 22

来源:稀土信息

为紧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推动稀土资源清洁、高值、平衡利用,2015 年 9 月30 日,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依托北方稀土包头稀土研究院建设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为自治区优势特色稀土产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立以来,重点实验室围绕稀土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技术研究,制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聚集和培养高端人才等中心任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搭平台  打造稀土行业创新高地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仅有的两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国家和自治区对重点实验室建设均寄予厚望,意图通过国家实验室这一创新高地,实现自治区优势特色稀土资源的高效开发、转化增值。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和包钢集团高度重视重点实验室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进行论证评审。在广泛征求行业专家和主管部门的意见后,对实验室建设背景定位,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组织结构与运行管理,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年度工作计划安排,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经费投入与保障措施等重点方面进行了详细部署。

本着建设初期的初衷,围绕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北方稀土实际发展需要,从成立之初到现在, 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承担包括资源地采选新技术、稀土资源高效清洁冶炼、稀土轻质合金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及应用、稀土等有价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等领域承担科研项目 116 项,设立自主研究课题 36 项,开放课题 23 项,项目累计经费达 1.32 亿元;制(修) 订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67 项;发表科技论文115 篇, 出版著作 5 部,授权发明专利 66 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36 项,多项科研成果应用实施,成为我国稀土领域科技创新和产研结合的重要平台。

高标准  建设一流科研平台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打破包头稀土研究院内部科研人员流动壁垒,推行交叉攻关,建设一支潜心研究的专业化科研队伍。重点实验室现有人员 83 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7 人,占比 21%;高级工程师 20 人,占比 24%。学术带头人更是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内蒙古草原英才、内蒙古有突出贡献等专家,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科技创新的最强大脑。与此同时,不断加大科研人员的培养、引进、激励力度,全方位提升人才层次, 鼓励各类科研人员创新创效,将重点实验室建成聚集、培养高端人才,科研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公共创新平台。

为提升重点实验室研究和分析检测能力、产出更多有特色、高水平、具有原始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重点实验室不断更新和完善设备仪器。实验室共有实验仪器设备 176 余台套,拥有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辉光放电质谱仪、激光剥蚀质谱仪等多台先进仪器设备,整体装备水平能够满足稀土资源及稀土材料领域的研究要求,且全部设备均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同时,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通过整合与重组现有各类科技资源,加大科技资产管理,集中全力增强重点实验室软硬实力, 实现全院科技资源的共享,极大地提升了设备仪器的使用效率。截至目前,重点实验室设备共享率达到 70% 以上。

重研发  服务市场创效益

科研力量是企业发展的“定心丸”和“主心骨”, 只有坚持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提高稀土产品的附加值,真正实现点“土”成金。近年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各领域进行了相关研究工作,并取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为稀土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创新驱动。

重点实验室全面开展白云鄂博矿中重稀土元素分布及生产流程迁移规律研究,查明了中重稀土元素在主、东矿空间分布及选冶流程规律,为北方稀土实施冶炼分离产能提升工程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为进一步转变对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的认识,发挥中重稀土资源优势夯实基础。研究成果获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基础研究一等奖。

在稀土矿物清洁冶炼及伴生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方面,为满足国家环保需要,推动北方稀土工艺技术革命变革,实验室开发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酸碱浆化循环分解技术,该技术在提取稀土的同时,实现白云鄂博矿床共伴生氟、磷、硅、钍等资源综合回收及酸碱循环利用,解决了冶炼过程产生的“三废”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实现稀土及共伴生资源的绿色高效提取。该技术的多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国际专利获得美国、日本和欧盟地区受理。

在稀土基磁制冷材料及磁制冷机研究方面,实验室针对稀土磁制冷材料及应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 设计研制了双环双组式复合室温磁制冷系列样机, 最新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冷藏柜样机冷藏室容积达 135 升,最大温差 25.2 摄氏度,在国内外首次将磁制冷机应用于冰箱和酒柜冷藏,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稀土科学技术一等奖等。

下一步,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变“挖土卖土”重要指示精神,以打造服务国家、服务企业、充满活力、成果倍出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 提高我国稀土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解决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难题,引领稀土科研和稀土产业快速发展。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2 - 05 - 19
    点击次数: 1
    原创 材料学网导读:高强度的mg-ca和/或mg-ce基合金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这些镁合金的热稳定性以前很少被研究。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的mg-0.8ca-0.7mn-0.2ce合金,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300℃下退火6h后,该合金的屈服强度仍能保持在~322mpa。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既具有超高强度又具有高热稳定性的新型镁变形合金提供重要指导。 作为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镁合金在汽车...
  • 2022 - 05 - 19
    点击次数: 0
    来源: 科技日报 葡萄糖是人们从食物中吸收的糖分,它是为人体每个细胞提供动力的“燃料”。那么葡萄糖是否也能为医疗植入物提供动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工程师给出了肯定答案。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葡萄糖燃料电池,可将葡萄糖直接转化为电能。该装置厚度仅400纳米,约为人类头发直径的1/100。该含糖电源每平方厘米产生约43微瓦的电力,实现了迄今为止葡萄糖燃料电池的最高功率密度。近...
  • 2022 - 05 - 18
    点击次数: 0
    来源:中国粉体网中国粉体网讯  5月10日凌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在历经数小时飞行后顺利完成与空间站核心舱后向对接,这是我国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全面建造。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9种涂层与材料成功应用于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助力空间站建设新征程。在此次空间任务中,上海硅酸盐...
  • 2022 - 05 - 18
    点击次数: 0
    稿源:cnbeta.com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合成了一种含有钪和碳的新型超硬材料。它由聚合的富勒烯分子组成,里面含有钪和碳原子。这项工作为未来研究富勒烯基超硬材料指明了方向,使其成为光伏和光学设备、纳米电子学和光电子学元素、生物医学工程作为高性能造影剂等方面的潜在候选材料。该研究报告发表在《碳》杂志上。近四十年前,被称为富勒烯的新型全碳分子的发现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为富勒烯纳米技术铺平了道路。富勒烯具...
  • j9九游会真人 copyright ©j9九游会真人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