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九游会ag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微生物能否在太空中开采稀土?国际空间站做了个实验 -九游会ag

日期: 2020-11-10
浏览次数: 10

来源:澎湃新闻

微生物采矿在地球上已经成为现实,人类能否派遣这些小东西去条件艰苦的外太空,完成稀土开采等任务呢?

欧洲空间局去年为此在国际空间站上做了个生物岩石实验(biorock)。根据《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11月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微重力条件下,部分微生物在反应装置中确实能让玄武岩浸出稀土元素,其中,铈和钕的浸出率达到了约70%。

稀土是化学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钇共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素有“工业味精”之美誉。它们大多具有独特的磁性或催化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能源等行业。稀土在导弹、智能武器、导航仪、喷气发动机等军事高新技术上的应用尤为引人关注,中重稀土则被认为是一种战略资源。

除了补充地球资源,外星稀土采矿也具有技术意义。它涉及到对太空中微生物与岩石相互作用的深入理解,在人类“宜居外星”的愿景中大有帮助。

在可能的采矿手段中,“生物淋洗法”( bioleaching)是一个有前景的方向。它最早被应用于污染土壤修复,其原理是利用一些微生物的直接作用或其代谢产物的间接作用,例如氧化、还原、络合、吸附或溶解,将土壤中重金属分离浸提出来。

生物淋洗法近年来也发展出了微生物采矿,即将矿石用菌落混合液冲刷。在微生物释放的无机或有机酸下,矿物发生溶解,并且与微生物产生相互作用。人们从而能从浸出液中萃取铜、金、稀土等有价值的元素。目前,美国约15%的铜和5%的金是利用微生物开采的。

相比起使用化学试剂,微生物采矿具有成本低、毒害物质少的优点。但如果搬到太空环境里,重力可能是个变量。我们不知道细菌等原核生物能否直接感知重力,但微重力环境下热对流和沉降条件的改变,确实关系到养分和废物的混合情况,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欧洲空间局为此检验了生物淋洗法在微重力、模拟火星重力和地球重力三种重力条件下的潜力。

实验考察了三种细菌,分别是鞘氨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贪铜杆菌。采集对象则是玄武岩,这是因为,月球和火星表面的大部分物质与之类似。

研究团队测量了这些细菌从玄武岩中浸出的14种不同稀土元素的含量。他们发现,鞘氨醇单胞菌在三种重力条件下都能让玄武岩浸出稀土元素,浸出率相差不大。玄武岩中含量最丰富的稀土元素的浸出率最高,例如铈和钕的浸出率约为70%。

另两种细菌的浸出率或是在低重力条件下减少,或是在任何实验条件下都无法浸出稀土元素。

以上结果表明,虽然微生物的生物采矿能力具有生物体特异性,但在太空和类似火星的重力条件下是可以存在的。

论文表示,这项研究也增进了我们对太空中微生物与矿物相互作用的理解,涉及到许多移居外星所需的技术。例如,如何用贫瘠岩石制造土壤?如何在外星表土中维持微生物生存?如何利用微生物来生产燃料电池和建筑材料?

关于太空采矿,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规划于2022年奔赴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16psyche。该小行星的特殊之处在于,天文学家们评估它几乎全部由金属组成,包括近272000000亿吨的铁和镍。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2 - 05 - 19
    点击次数: 1
    原创 材料学网导读:高强度的mg-ca和/或mg-ce基合金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这些镁合金的热稳定性以前很少被研究。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的mg-0.8ca-0.7mn-0.2ce合金,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300℃下退火6h后,该合金的屈服强度仍能保持在~322mpa。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既具有超高强度又具有高热稳定性的新型镁变形合金提供重要指导。 作为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镁合金在汽车...
  • 2022 - 05 - 19
    点击次数: 0
    来源: 科技日报 葡萄糖是人们从食物中吸收的糖分,它是为人体每个细胞提供动力的“燃料”。那么葡萄糖是否也能为医疗植入物提供动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工程师给出了肯定答案。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葡萄糖燃料电池,可将葡萄糖直接转化为电能。该装置厚度仅400纳米,约为人类头发直径的1/100。该含糖电源每平方厘米产生约43微瓦的电力,实现了迄今为止葡萄糖燃料电池的最高功率密度。近...
  • 2022 - 05 - 18
    点击次数: 0
    来源:中国粉体网中国粉体网讯  5月10日凌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在历经数小时飞行后顺利完成与空间站核心舱后向对接,这是我国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全面建造。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9种涂层与材料成功应用于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助力空间站建设新征程。在此次空间任务中,上海硅酸盐...
  • 2022 - 05 - 18
    点击次数: 0
    稿源:cnbeta.com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合成了一种含有钪和碳的新型超硬材料。它由聚合的富勒烯分子组成,里面含有钪和碳原子。这项工作为未来研究富勒烯基超硬材料指明了方向,使其成为光伏和光学设备、纳米电子学和光电子学元素、生物医学工程作为高性能造影剂等方面的潜在候选材料。该研究报告发表在《碳》杂志上。近四十年前,被称为富勒烯的新型全碳分子的发现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为富勒烯纳米技术铺平了道路。富勒烯具...
  • j9九游会真人 copyright ©j9九游会真人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