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九游会ag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布设捕捉病毒的“捕鼠夹” -九游会ag

日期: 2020-12-30
浏览次数: 4

来源:科学网

稀土纳米探针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号、欧盟ce认证编号

1个数据平台,3支疫苗,3个抗体药物……这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拿出的答卷。在这次科技战“疫”中,微生物所十余年磨一剑,打造的新发突发传染病“一体化应对体系”表现突出。

对相关科学家来说,这是一场遭遇战,但绝非无准备之仗。

“七箭”齐发

在疫情抗击中,微生物所凭借“一体化应对体系”在疫苗与抗体研发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研发出国内首个获批临床试验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目前该疫苗已在乌兹别克斯坦启动三期临床试验;开发出的中和抗体cb6已获得中国药监局和美国fda的临床试验许可,在中、美同步开展ⅰ期临床,并已在美国开展联合疗法ⅱ期临床试验;转化了与巴斯德所合作研发的新冠和埃博拉病毒的双价vsv载体疫苗,有望实现一针防两病(新冠和埃博拉)的功效;黑猩猩腺病毒疫苗也已经于11月中旬开展临床试验,目前一期试验正在进行中……

而这只是微生物所战“疫”成绩单的一小部分。

“面对新冠疫情,我们所的研究团队主要从7个方面主动迎击。”微生物所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施一告诉《中国科学报》。这7个方面,分别是疫苗抗体研发、数据平台搭建、药物筛选、病毒溯源、环境监测和病毒检测试剂盒开发。

疫情暴发后,微生物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依托所里的国家微生物数据中心,第一时间把新冠病毒的各类数据在网上公布,让科研工作者、医务人员、企业和公众都能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微生物所科研人员率先发现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使用相同受体ace2并首先揭示s蛋白与受体ace2在原子层面的相互作用机理,相关数据第一时间在该数据平台发布,为各国科研人员研究病毒异变、病毒溯源以及病毒进化等问题提供了巨大帮助。

药物筛选方面,微生物所分别着眼于老药新用和新药开发,不仅为临床上使用更多的老药提供了思路,也在探索广谱性的抗病毒药物,以为未来的新发传染病风险做好药物储备。

此外微生物所还继续致力于新冠病毒的分子溯源工作,同时锁定了一批潜在可感染物种,并在其中寻找可能的中间宿主。他们还在各种场景水中检测新冠病毒,证实常规的消杀手段可以消灭这种病毒。

“什么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施一说,“如果没有富有经验的团队,没有这样一个相应成熟的平台,我们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出这么多工作的。我们病原室在高福院士的领导下,一直对标‘四个面向’的要求,高院士常说在科研方向选择上,‘中国科学家如果不去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需求所对标的科学问题,那就不是真正的科学家。’”

“瞄准人民生命健康、国家重大需求、对准经济主战场而选择科学家的研究题目,解决发展中的‘卡脖子’和‘卡脑子’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的问题解决了,再上一层,那样再解决的就是国家科技前沿的科学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高福院士对《中国科学报》说进一步说。

十余载磨剑

“人类与病毒的关系,就像动画片《猫和老鼠》里那样,汤姆和杰瑞一起玩,各有胜负,缠斗不休。”高福说。基于这个认识,2004年到微生物所筹建实验室后,他就开始布设“捕鼠夹”。

自那时起,高福带领微生物所的病原体科研团队逐步打造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一体化应对体系。这个平台是在实战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从禽流感到埃博拉,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到寨卡,他们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12年,mers病毒在中东地区引发疫情。这是继sars之后,第二个能导致人类严重传染病的冠状病毒。2015年,高福带领微生物研究所和疾控中心联合团队对韩国输入我国的一个病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mers病毒重组的存在,意识到mers未来可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因此迅速部署相关研究,随后微生物所成功研制出mers病毒重组亚单位疫苗,并将这项技术转让给有关公司。这种疫苗是一个全新的设计思路,有自己的专利保护,相关文章今年初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科学问题一定要和社会问题有效对接,要坚持通过顶级文章向世界发布科学院优秀成果,实现‘顶天’的学术成果围绕‘落地’的科技产品。切实从战略上落实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从战术上保持我院在相关科研领域的持续话语权与先发优势。”高福说。

他表示:“一体化应对不但强调科研联合,更强调第一步就秉承研产不脱节、不分期、以上市可用为目标导向的原则。病原室用十几年时间,培养了一批向施一这样勇于探索前沿、开拓领域的青年科学家,更培养了像严景华那样专注科研成果转化的专家。如今病原室在产学研结合上是具有强大优势的。”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2 - 05 - 19
    点击次数: 1
    原创 材料学网导读:高强度的mg-ca和/或mg-ce基合金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这些镁合金的热稳定性以前很少被研究。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的mg-0.8ca-0.7mn-0.2ce合金,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300℃下退火6h后,该合金的屈服强度仍能保持在~322mpa。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既具有超高强度又具有高热稳定性的新型镁变形合金提供重要指导。 作为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镁合金在汽车...
  • 2022 - 05 - 19
    点击次数: 0
    来源: 科技日报 葡萄糖是人们从食物中吸收的糖分,它是为人体每个细胞提供动力的“燃料”。那么葡萄糖是否也能为医疗植入物提供动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工程师给出了肯定答案。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葡萄糖燃料电池,可将葡萄糖直接转化为电能。该装置厚度仅400纳米,约为人类头发直径的1/100。该含糖电源每平方厘米产生约43微瓦的电力,实现了迄今为止葡萄糖燃料电池的最高功率密度。近...
  • 2022 - 05 - 18
    点击次数: 0
    来源:中国粉体网中国粉体网讯  5月10日凌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在历经数小时飞行后顺利完成与空间站核心舱后向对接,这是我国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全面建造。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9种涂层与材料成功应用于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助力空间站建设新征程。在此次空间任务中,上海硅酸盐...
  • 2022 - 05 - 18
    点击次数: 0
    稿源:cnbeta.com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合成了一种含有钪和碳的新型超硬材料。它由聚合的富勒烯分子组成,里面含有钪和碳原子。这项工作为未来研究富勒烯基超硬材料指明了方向,使其成为光伏和光学设备、纳米电子学和光电子学元素、生物医学工程作为高性能造影剂等方面的潜在候选材料。该研究报告发表在《碳》杂志上。近四十年前,被称为富勒烯的新型全碳分子的发现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为富勒烯纳米技术铺平了道路。富勒烯具...
  • j9九游会真人 copyright ©j9九游会真人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