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九游会ag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angew:稀土金属催化氨基四氢萘的非对映发散性合成 -九游会ag

日期: 2024-01-29
浏览次数: 60

来源:x-mol


多取代氨基四氢萘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和具有生理活性的分子中。其相对构型与绝对构型对分子的生理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发展多取代氨基四氢萘的立体发散性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通过苄基碳氢键选择性活化,芳基醛亚胺与烯烃的 [4 2] 环化反应是合成多取代氨基四氢萘最原子经济性途径之一。相应的立体发散性环化反应是实现氨基四氢萘的立体发散性合成的理想途径。然而,目前仍没有合适的催化体系能实现该转化。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的侯召民(zhaomin hou)主任研究员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单茂稀土金属烷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烯烃聚合与c−h键活化反应的研究。鉴于单茂稀土金属烷基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反应开发和立体控制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近日,侯召民主任研究员团队通过对单茂稀土金属有机催化剂的空间位阻调控(稀土金属和环戊二烯配体组合的调控),实现了首例芳基醛亚胺与烯烃的非对映发散性的 [4 2] 环化反应。采用大位阻的单茂钪金属催化剂,醛亚胺与苯乙烯和烷基烯烃发生反式选择性的 [4 2] 环化反应,以高的非对映选择性制备得到反式多取代1-氨基四氢萘化合物。采用小位阻的单茂钇金属催化剂,醛亚胺与苯乙烯和1,3-共轭二烯发生顺式选择性的 [4 2] 环化反应,以优异的非对映选择性得到顺式多取代1-氨基四氢萘化合物(图1)。该反应具有底物范围广、官能团兼容性好、非对映选择性优异等优点。

作者通过分离反应的关键中间体及中间体参与的控制实验,对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控制因素和催化循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图2)。研究表明,大位阻的阳离子型单茂sc催化剂选择性活化苄基c−h键得到中间体a 或a',随后发生苯乙烯的2,1-插入得到中间体c或烷基烯烃的1,2-插入得到中间体e,中间体c或e发生分子内对c=n键的加成得到反式构型的中间体d或f。中间体d或f进一步活化醛亚胺苄基c−h键生成反式产物,并再生活性物种a 或a'完成催化循环。当采用小位阻的阳离子型单茂y催化剂时,因为y的离子半径大于sc的离子半径,y金属中心配位数更高,所以y与苯乙烯的苯基或者1,3-共轭二烯的双键存在相互作用。由于同时存在氮、苯基、双键与y中心的相互作用,因此分子内环化反应生成顺式构型中间体h和j。随后发生于另一分子的醛亚胺苄基c−h键活化生成顺式产物,并再生中间体b完成催化循环。稀土金属催化剂空间位阻不同导致稀土金属中心配位模式迥异是实现立体选择性精准调控的关键。分离得到的配位模式不同的中间体a、a'和b从实验上对其进行了很好的验证。

在该工作中,侯召民主任研究员团队通过对单茂稀土金属有机催化剂的空间位阻调控(稀土金属和环戊二烯配体组合的调控),首次实现了芳基醛亚胺与烯烃的非对映发散性的 [4 2] 环化反应。通过分离关键中间体验证了稀土金属催化剂空间位阻不同导致稀土金属中心配位模式迥异是实现立体选择性精准调控的关键。该反应为多取代1-氨基四氢萘的非对映发散性合成提供了一种高效、高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的合成方法。相关工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侯召民主任研究员为该论文通讯作者,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丛雪丰研究员(现为天津大学分子+研究院教授)。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4 - 05 - 23
    点击次数: 1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热致变色材料是一类能够响应外部温度变化而改变其光学性质(包括颜色、透明度和反射率)的物质。这些材料因其多功能性而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并广泛应用于太阳辐射和热能的动态控制领域。近些年热致变色钙钛矿材料通过外部热刺激可表现出可逆的光学性质变化被认为是有前途的热刺激响应材料,其具有可调性质、快速响应和有效光调制的潜在能力。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姚琳副教授团队在材料领域国际知名...
  • 2024 - 05 - 22
    点击次数: 3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团队系统地回顾了紫外光致发光材料的发展历史、紫外发光设计原理、分类和应用等方面(图1),相关内容在材料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ultraviolet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s from traditional ion-activated ...
  • 2024 - 05 - 22
    点击次数: 3
    来源:广州能源所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联合俄罗斯联邦化学物理和药物化学问题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和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微制造研究所等,在界面缺陷钝化机制与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钙钛矿表面和晶界处的陷阱状态是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fpsc)进一步商业化的主要障碍之一。该研究将两种新颖的多功能氟化丙胺盐2,2,3,3,3-五氟丙胺盐酸盐(pfpacl)和3,3...
  • 2024 - 05 - 21
    点击次数: 0
    来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由于多自由度之间强烈的关联耦合,过渡金属氧化物表现出非常丰富的物理性能,如金属-绝缘体转变、高温超导、铁磁、铁电、多铁性等等。而随着薄膜生长技术的提高,从原子层尺度人工构建不同氧化物的异质界面,引入外延应力、对称性破缺、电荷转移、轨道重构等界面耦合效应,成为了获取氧化物新材料新物性的重要手段。当两种电负性不同的氧化物结合在一起时,界面处近邻原子轨道之间的相互杂化会形成一个...
  • j9九游会真人 copyright ©j9九游会真人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