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er & photonics reviews》:钬基半金属的红色/近红外发光 -九游会ag
日期:
2024-01-30
浏览次数:
67
近日,我院材料物理研究所在钬基的红色/近红外发光调控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constructing efficient and thermostable red-nir emitter via cross relaxation and crystal-field engineering of holmium-based perovskite-type half metal”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物理类期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硕士研究生孙冉冉,通讯作者为我院青年教师贾陌尘、史志锋教授和李新建教授。稀土离子具有独特的光学、磁学和电学性质,自18世纪发现以来,已被广泛用作无机材料的。特别是其丰富的电子能级、优异的光稳定性和发射在激光、照明和传感领域引起了极大关注。然而,当稀土离子的掺杂量不断提高时,其发光强度总会受到浓度的限制。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人员发现可以利用无铅双钙钛矿中不同八面体间隔排布的特点来寻求突破,并设计了一种具有高效红色/近红外发光的钬基双钙钛矿材料。由于钬离子间的交叉弛豫和较大的离子间距,纯钬基双钙钛矿cs2nahocl6并没有发生传统的浓度猝灭现象。且高含量的钬离子还赋予了其半金属(half metal)特性,其中自旋向上电子的能带结构呈现半导体性质,而自旋向下电子的能带结构呈现金属性质。通过bi3 和ag 掺杂对晶体场进行调控后,红色/近红外发射的plqy达到了82.3%,且热激活的声子辅助布居过程使其具有抗热猝灭性能。最后,将与450 nm芯片结合,制备了光转换型发光二极管,其宽范围的近红外发射在医疗光源、夜视、无损检测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4
-
05
-
23
点击次数:
1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热致变色材料是一类能够响应外部温度变化而改变其光学性质(包括颜色、透明度和反射率)的物质。这些材料因其多功能性而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并广泛应用于太阳辐射和热能的动态控制领域。近些年热致变色钙钛矿材料通过外部热刺激可表现出可逆的光学性质变化被认为是有前途的热刺激响应材料,其具有可调性质、快速响应和有效光调制的潜在能力。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姚琳副教授团队在材料领域国际知名...
2024
-
05
-
22
点击次数:
3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团队系统地回顾了紫外光致发光材料的发展历史、紫外发光设计原理、分类和应用等方面(图1),相关内容在材料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ultraviolet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s from traditional ion-activated ...
2024
-
05
-
22
点击次数:
3
来源:广州能源所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联合俄罗斯联邦化学物理和药物化学问题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和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微制造研究所等,在界面缺陷钝化机制与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钙钛矿表面和晶界处的陷阱状态是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fpsc)进一步商业化的主要障碍之一。该研究将两种新颖的多功能氟化丙胺盐2,2,3,3,3-五氟丙胺盐酸盐(pfpacl)和3,3...
2024
-
05
-
21
点击次数:
0
来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由于多自由度之间强烈的关联耦合,过渡金属氧化物表现出非常丰富的物理性能,如金属-绝缘体转变、高温超导、铁磁、铁电、多铁性等等。而随着薄膜生长技术的提高,从原子层尺度人工构建不同氧化物的异质界面,引入外延应力、对称性破缺、电荷转移、轨道重构等界面耦合效应,成为了获取氧化物新材料新物性的重要手段。当两种电负性不同的氧化物结合在一起时,界面处近邻原子轨道之间的相互杂化会形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