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九游会ag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哈工大化工与化学学院陈冠英教授首次揭示尺寸依赖的稀土离子能量传递机制 -九游会ag

日期: 2024-02-26
浏览次数: 83

来源:哈工大新闻网


哈工大全媒体(梁英爽 李凤 文/图)近日,我校化工与化学学院陈冠英教授团队在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领域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以《尺寸依赖的镧系离子能量传递增强上转换发光量子产率》(size-dependent lanthanide energy transfer amplifies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s)为题,发表在《自然·光子学》上,改变了科学界对稀土上转换发光尺寸效应的传统认知,为稀土掺杂发光材料设计提供全新思路。

稀土上转换纳米晶是一类新兴的反斯托克斯发光材料,在信息安全、生物医学、微纳激光器、超分辨光学显微成像、三维立体显示和能源等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然而,由于纳米结构存在严重的发光猝灭效应(包括体缺陷猝灭、尺寸诱导的表面猝灭等),激发态能量迁移过程存在严重的能量耗散。因此,纳米尺寸上转换材料的量子产率通常比块体对应物材料低几个数量级(约10-1000倍),极大制约其相关应用研究。实现高量子产率的上转换发光对稀土发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陈冠英教授团队构建了六方相镱铥掺杂、三明治夹心结构(核-壳-壳结构)的氟化物上转换纳米晶,运用内核和外壳层的有效限域隔离保护,通过精准调控中间层厚度(1.2-13纳米),展示了该材料上转换量子效率的尺寸依赖效应。光谱研究和理论微观模型证实该效应与传统认知的表面猝灭效应无关,主要由镧系元素间的长程(10 纳米量级)能量传递过程诱发。最终,团队在亚50纳米尺寸的氟化物纳米晶中获得上转换量子产率高达13%(激光波长:980纳米,功率密度:100瓦/平方厘米),比相同激发条件下微米级的六方相镱铥掺杂块体对应材料高约4倍。该上转换量子产率为纳米结构上转换材料迄今为止历史最高纪录。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稀土离子在纳米晶中存在尺寸依赖的离子间长程能量传递的物理机制,不仅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对稀土离子间能量转移物理图像(不应具有尺寸依赖性)的概念理解,相关材料还将在相关纳米光子学和生物光子学应用中发挥重要价值。与此同时,研究成果通过调控实现了高达13%的上转换量子产率,超越了体相材料的上转换量子产率,这一突破打破了自19世纪60年代发现上转换现象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的纳米材料上转换发光效率低于体相材料的观念。

哈工大为论文唯一通讯单位,陈冠英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哈工大化工与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凤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涂浪平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哈工大化工与化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宇奇,博士研究生黄定昕、刘星旭、张晓荣、杜佳瑞,航天学院樊荣伟教授,化工与化学学院杨春晖教授,伯尔尼大学卡尔·克雷默博士,赫瑞-瓦特大学费尔南多·马尔克斯·休索副教授参与相关研究工作。

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工大青年科学家工作室等项目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6-024-01393-3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4 - 05 - 23
    点击次数: 1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热致变色材料是一类能够响应外部温度变化而改变其光学性质(包括颜色、透明度和反射率)的物质。这些材料因其多功能性而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并广泛应用于太阳辐射和热能的动态控制领域。近些年热致变色钙钛矿材料通过外部热刺激可表现出可逆的光学性质变化被认为是有前途的热刺激响应材料,其具有可调性质、快速响应和有效光调制的潜在能力。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姚琳副教授团队在材料领域国际知名...
  • 2024 - 05 - 22
    点击次数: 3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团队系统地回顾了紫外光致发光材料的发展历史、紫外发光设计原理、分类和应用等方面(图1),相关内容在材料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 reports上发表了题为“ultraviolet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s from traditional ion-activated ...
  • 2024 - 05 - 22
    点击次数: 3
    来源:广州能源所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联合俄罗斯联邦化学物理和药物化学问题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和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学微制造研究所等,在界面缺陷钝化机制与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钙钛矿表面和晶界处的陷阱状态是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fpsc)进一步商业化的主要障碍之一。该研究将两种新颖的多功能氟化丙胺盐2,2,3,3,3-五氟丙胺盐酸盐(pfpacl)和3,3...
  • 2024 - 05 - 21
    点击次数: 0
    来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由于多自由度之间强烈的关联耦合,过渡金属氧化物表现出非常丰富的物理性能,如金属-绝缘体转变、高温超导、铁磁、铁电、多铁性等等。而随着薄膜生长技术的提高,从原子层尺度人工构建不同氧化物的异质界面,引入外延应力、对称性破缺、电荷转移、轨道重构等界面耦合效应,成为了获取氧化物新材料新物性的重要手段。当两种电负性不同的氧化物结合在一起时,界面处近邻原子轨道之间的相互杂化会形成一个...
  • j9九游会真人 copyright ©j9九游会真人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