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九游会ag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绘就储氢蓝图 未来“氢”“稀”可见——稀土院加快储氢材料攻关掠影 -九游会ag

日期: 2022-10-13
浏览次数: 2
来源:包钢集团


在稀土院储氢中试车间顶棚上,摆放着一排排光伏发电太阳能板,是单纯推广、使用绿色能源,还是科研人员又在搞什么新花样?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稀土院寻找答案。
“储氢”
可再生能源的绿色“银行”
众所周知,光伏/风力发电虽然是清洁能源,但可控性差、地域限制和无法储存始终制约着其发展。近年来,科学家积极寻找科学有效的可再生能源转化技术和储能载体,氢能产业进入人们的视野。氢能是国际公认的高效二次清洁能源,可应用于能源、交通、工业生产等众多领域,如果在风能、太阳能富裕时通过技术手段转化成氢能形态储存起来,需要时再转移、释放,这样的绿色“能源银行”既能解决能源浪费,还能发挥出1 1>2的环保效应。
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我国已将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列为“十四五”期间能源技术装备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但由于氢通常以气态存在,易燃、易爆、易扩散,对存储和运输条件要求异常苛刻。寻求安全、高效的储氢方法或材料,成为发展氢能产业的关键。
“用稀土新材料”
敲开氢能产业的大门
固态储氢
固态储氢相较于高压气态、液态储氢,具有体积储氢密度高、工作压力低、安全性能好等优势,是未来高密度安全储存利用氢能的发展方向。
稀土院已在储氢领域已默默耕耘了40余年,从最初的电化学储能研究方向,到近些年发展势头强劲的稀土固态储氢材料,稀土院已获授权国际专利2项,国内发明专利20余项。包钢储氢产业的未来“氢”“稀”可见。
稀土储氢材料
稀土储氢材料可在较低温度下吸放氢气,且体积储氢密度高,使用更加安全,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功能材料和能源材料。
2021年7月,由稀土院牵头的“高能量密度稀土储氢材料及其可再生能源储能转换技术示范工程”项目,正式在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立项。项目围绕“科技兴蒙”支持的重点领域——稀土、氢能、储能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最终将实现通过应用稀土储氢材料和燃料电池技术,利用氢能及储能产业技术转化消纳风能、太阳能,满足国家发展风力、光伏电能的“削峰填谷”储能需求,同时实现系统热电一体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设备运行稳定性。
如何解决风、光、氢、电、热互补且高效稳定运行是项目的关键。经过前期理论、实验验证,稀土院联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内蒙古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打通技术关卡。今年春季,稀土院在储氢中试车间安装了60千瓦光伏发电太阳能板。
稀土院储氢材料组长李宝犬说:“项目联试还没完成,就已经有能源公司找上门来想要开展合作,项目前景超出我们的预料。”
项目组计划在11月初对其余设备系统进行联调联试,李宝犬对联试工作期待且自信,他说:“我们这项科研成果可以多种‘变形’,能以‘技术包’的形式应用在氢能产业的多个环节,产品既可以是储氢技术,也可以是氢燃料或镍氢动力电池等产品,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能提供什么,而且环保价值突出,将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符合国际低碳发展的大趋势。”
平衡利用未来可期
目前白云鄂博丰富的轻稀土资源中,镨、钕元素供不应求受到市场热捧,而伴生的镧、铈元素相对过剩。如何让多种稀土元素协同发展,这不仅仅是白云鄂博矿面临的现实问题,更是稀土全行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征途中必须攻克的难关。
在今年第十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专家提出要加强稀土资源综合平衡利用研究,加大镧、铈利用和中重稀土开发利用的力度,这与稀土院储氢材料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目前稀土院储氢材料研究主要以镧、铈等轻稀土元素为主要原料,“高能量密度稀土储氢材料及其可再生能源储能转换技术示范工程”项目获得了2022年自治区第一批科技重大专项资金支持。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势必将加快稀土院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抢占发展主动权,并为我国提升稀土资源经济价值和战略优势再加码、再升级。
志在千里,未来可期。国家氢能产业发展蓝图已绘就,能源安全意义重大,稀土储氢材料被寄予厚望,如何实现氢能产业与稀土产业联动、协同发展,完善我国能源结构,并在新赛道上再现稀土行业龙头企业的科研实力,稀土院将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2 - 10 - 13
    点击次数: 2
    来源:包钢集团在稀土院储氢中试车间顶棚上,摆放着一排排光伏发电太阳能板,是单纯推广、使用绿色能源,还是科研人员又在搞什么新花样?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稀土院寻找答案。“储氢”可再生能源的绿色“银行”众所周知,光伏/风力发电虽然是清洁能源,但可控性差、地域限制和无法储存始终制约着其发展。近年来,科学家积极寻找科学有效的可再生能源转化技术和储能载体,氢能产业进入人们的视野。氢能是国际公认的高效二次清...
  • 2022 - 10 - 12
    点击次数: 1
    来源:科技日报“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如何科学地、最大限度地降低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和co2排放,是环境科技工作者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岳松看来,“煤改气”是减污降碳的重要发展举措之一。然而,煤改气过程中高温型氮氧化物排放会增加,而氮氧化物是形成pm2.5、酸雨、雾霾和臭氧等污染物的...
  • 2022 - 10 - 12
    点击次数: 0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近日,我校光电学院徐时清教授团队在时间维度的颜色演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manipulation of time-dependent multicolour evolution of x-ray excited afterglow in lanthanide-doped fluoride nanoparticles”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
  • 2022 - 10 - 11
    点击次数: 0
    来源:人民日报本报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吴月辉、徐靖)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等单位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公里级的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实验,时间传递稳定度达到飞秒量级,频率传递万秒稳定度优于4e—19(相当于时钟在约1000亿年内的误差不超过1秒),可满足目前最高精度光钟的时间传递要求。该成果于10月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秒是...
  • j9九游会真人 copyright ©j9九游会真人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网站地图